站内搜索 |
菏泽市郓城县委编办打造“1234”用编进人体系助推机构编制管理再提升
发布日期:2022/6/10 浏览次数:11731次 |
|
近年来,菏泽市郓城县委编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规范用编进人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1个中心、2条主线、3项保障、4步闭环”的“1234”用编进人体系,助推机构编制管理再提升。 聚集“1个中心”,瞄定用编进人既定目标 为充分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发展的作用,郓城县委编办严格执行党管机构编制原则,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对机构编制部门工作的要求,始终围绕“服务保障全县发展大局”这一工作中心,通过用编进人计划安排,切实解决阻碍经济社会保障的堵点和痛点。一方面,将是否促进发展作为检验机构编制工作的首要标准,拟定用编进人计划时,紧扣中心、聚焦重点,通过增加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和基层一线的用编进人数额,优先保障重点领域用编进人需求,切实提升机构编制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大数据优势,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通过对年度中心工作任务的分解、细化,对部门现有人员年龄、学历、技术等情况的分析、测算,为下步用编进人计划安排、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客观详实的数据参考。 把握“2条主线”,实现用编进人两轮驱动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中共郓城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郓城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等文件要求,建立年度用编与日常用编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把准“年度计划”与“日常计划”两条主线,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双引擎”提速前行。 一方面,年度用编进人计划统筹兼顾。制定年度用编进人计划时,既要统筹工业强县、城市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任务,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底线工作要求,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切实提高年度用编进人计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另一方面,日常用编进人计划动态调控。制定日常用编进人计划时,突出问题导向,由部门(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遴选、调动等进人申请,在“空编进人”的前提下,编制部门每季度汇总各单位用编计划,报编委会研究同意后,以编办正式文件形式下达相关单位,真正做到补急保需、动态调控。 落实“3项保障”,夯实用编进人实施根基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郓城县委编办通过“建机制、补编制、强联动”三项举措,全面保障用编进人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一是进一步细化用编进人申请、编制使用核准等业务程序,建立用编进人前置审核机制,实现年度招考进人与日常遴选调动的有机结合,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统筹盘活用好沉淀和低效配置的编制资源。近几年,通过统筹调配、挖潜调剂,累计为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增编800多名,借助“减县补乡”工作开展,共计为基层一线下沉编制170多名,切实保障了重点领域、基层一线的用编进人需求。三是强化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动配合,着力构建“用编审核-岗位设置-人员补充-财政支持”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确保用编进人工作开展有力、衔接有序、配合有效。 实行“4步闭环”,确保用编进人精准发力 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部门在用编进人全流程中的关键作用,全力打造“提前申请-严格审核-全程监督-效益评估”闭环式管理模式。 畅通公开招考、遴选选调、高层次人才引进等用编进人申请渠道,部门可根据空编情况及工作需要,每年第二、三季度申报下一年度用编进人计划,督促部门提前谋划、主动作为。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落实编制使用核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无编进人”和“超编进人”情况,切实把好人员入口关。将用编进人与机构编制专项检查、选人用人专项巡视、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用编进人专项检查3次,借助巡视和审计契机,对20多个部门(单位)的用编进人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四是结合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对每年度用编进人计划使用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优化机构编制配置、调整用编进人安排的重要依据。 |
|
上一篇:郓城县委编办:以“严真细实快”作风推动实名制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 |
下一篇:慈心一日捐,善行暖民心—郓城县委编办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 | |